守衛基隆的海門天險工作週記六
週記一、週記二、週記三、週記四、週記五、週記六、週記七、週記八
基隆市仁愛國小沈佩綸
這次是由我當小隊長,帶大家一起到海門天險探險吧!
先把我們現在要去的地方記起來吧!
這次我們要去海門天險的東砲台區。
從山上入口進入砲台區真的比較近喔!
沈佩綸:我們來到東砲台區了!
魏毅:量一量砲口,哇!真的很大喔!!
立川老師:根據日據時期台灣北部施政紀實所記載, 海門天險的配備火砲有八吋徑英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一尊、六吋徑英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二尊。威力十分強大,可惜後來都沒能保存下來,如今我們所看見的仿製砲,在形制、構造上都比原來的砲台差多了呢!
慧文老師:不過,在半山腰的梅園還有一尊由白米甕古砲台移來的「阿姆司脫郎」後膛砲真品,規格如下:砲身長 555.5 公分,砲口內徑 20
公分,砲口外徑 40
公分,砲口形式為壺口式(就是看起來像喇叭狀那樣...),砲身可以轉動(大約40度左右),所以由此可以推想現置於梅園的8英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很可能就是原來放置於此的火砲。
沈佩綸:東砲台區裡有一座彈藥庫喔!
魏毅:我只是開個玩笑啦!不要生氣啦~~~我還以為這裡是以前阿兵哥上廁所的地方呢!!
慧文老師:你還真會耍寶呢!彈藥庫的圍牆採雙重防護的「回」字型設計,位於主砲基座旁很像是地下室。乍看之下還以為可能是避難所或是囚室哩。
立川老師:彈藥庫正對砲位的牆邊開一個小拱窗做為遞彈孔,這是用來傳遞砲彈用的。
立川老師:外牆牆頂斜披出來的「石雨庇」,可以讓雨水從屋簷直接滴下,不會流到牆面。為了避免積水潮濕,同時也設有排水道,不過現在似乎都失效了,只要一下雨,「彈藥庫」內就會積水,好幾天都不會退呢!
謝逸軒:喔~~~原來是這樣喔!
海門天險是我們基隆市的一級古蹟喔!歡迎大家有空來這裡參觀吧!!
專題名稱: |
守衛基隆的海門天險 | |
就讀學校: |
仁愛國小 | |
班 級: |
四 年七班 | |
小組成員: |
魏毅:負責海門天險古井、機槍陣地區。 謝逸軒:負責海門天險古墓區歷史。 徐嘉鎂:負責海門天險城門及營盤區。 張嘉萱:負責海門天險北砲台區。 沈佩綸:負責海門天險東砲台區。 | |
指導老師: |
蔡立川 ,正濱國小許慧文 | |
背景音樂: |
利用音樂半日通(創意家軟體)製作。 |
週記一、週記二、週記三、週記四、週記五、週記六、週記七、週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