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雨
  1. 成因
    暖濕氣流沿著迎風山坡上升,溫度降低,水氣凝結致雨
  2. 發生地點:
    暖濕氣流的迎風山坡
  3. 特點:
    1000∼1500m的迎風坡較背風坡多雨,且背風坡亦有焚風現象。
  4. 諺語:
    東山飄雨西山晴』;『東北風,雨太公』。
  5. 圖示:

對流雨

  1. 成因
    夏季日照強烈,使得水氣蒸發旺盛,氣流上升,產生強烈對流而致雨。
  2. 發生地點:
    熱帶溫帶地區的夏天
  3. 特點:
    強度大雨時短雨區小,又稱西北雨或雷陣雨。
  4. 諺語:
    前雷後雨,落不溼土』;『一粒雨,擲死一個人』。
  5. 圖示:

鋒面雨(氣旋雨)

  1. 成因
    暖空氣沿著鋒面爬升而凝結降雨。
  2. 發生地點:
    冷鋒、暖鋒交會處。
  3. 特點:
    雨區廣雨時長,由南向北推進(臺灣5月,長江6月入梅)。
  4. 諺語:
    黃梅時節半陰晴』;『清明時節雨紛紛(春雨)』。
  5. 圖示:

颱風雨

  1. 成因
    低緯度地區因海上強烈熱帶低壓,濕空氣強盛上升形成
  2. 發生地點:
    東亞的沿海一帶;北美洲的東南部。
  3. 特點:
    降雨強度大,常發生在兩季。
  4. 諺語:
    日沒胭脂紅,無雨也有風』;『六月十九,無風,水也吼』。
  5. 圖示:

天氣與氣候
天氣的因子
氣象資料
臺灣降雨的類型
臺灣氣候的區域差異
影響臺灣的氣候因素
臺灣的氣候災害
臺灣氣候諺語
自我學習評量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