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單位:攝氏)

天氣因子是指導致天氣變化的各種因素,主要是氣溫雨量氣壓

  1. 定義:
    用來表示空氣溫度(冷熱)的程度。
  2. 緯度與氣溫的關係:
    低緯度低區陽光直射,單位面積接受太陽的輻射量較多,年均溫較高高緯度地區陽光斜射,單位面積接受太陽的輻射量較少,年均溫較低

  1. 地形高度與氣溫的關係:
    地勢愈高,平均氣溫愈低;地勢愈低,平均氣溫愈高。
    濕空氣每升高100公尺,氣溫降低0.6℃

  1. 測量工具:溫度計。
  2. 常用的數值:
    日溫差
    指當日最高溫減去最低溫所得到的數值。
    月均溫
    一個月中每天日均溫的平均值。
    年均溫
    是將一年中每個月的月溫相加,然後除以12,所得到的平均溫度。年均溫可以了解一個地區,每年氣溫變化的狀況。
    年溫差
    是指一年中最高月溫與最低月均溫所得到的差值。
    (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氣溫月份約在7月,最低氣溫月份約在1月)。
  3. 實例:
月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氣溫(℃) 18.8 19.7 22.3 25.2 27.2 28.4 28.9 28.3 27.9 26.4 23.4 20.2

由上表資料可知,高雄地區的年均溫為24.7℃年溫差為10.1℃

雨量(單位:mm公釐)

  1. 定義:指降水量的多寡。
  2. 降雨的原因:水氣上升後,因冷卻凝結而降雨。
  3. 測量工具:雨量筒。
  4. 特性:
    山地雨量多於平地迎風坡雨量多於背風坡

  1. 常用的數值
    年雨量將一年中,12個月的雨量相加的總和。
    年平均雨量:將多年的年雨量累加,除以年數。
    降雨強度:指單位時間內的降雨量。
    雨量變率:(某年雨量-年平均雨量)÷年平均雨量×100%

氣壓(單位:百帕hpa)

  1. 定義:指大氣重量所造成的壓力。

  2. 測量工具:氣壓計。

  3. 特性:
    氣溫愈高氣壓愈低高度愈高氣壓愈低
    距離地表愈近,空氣密愈大,氣壓也愈高。
    高度較高的山區,空氣愈稀薄,其密度欲小,氣壓也愈低。

  1. 常用的名詞
    高氣壓
    若氣壓值由外圍向中央逐漸升高,則為高氣壓,以H表示,氣流下沉。
    低氣壓
    若氣壓值由外圍向中央逐漸降低,則為低氣壓,以L表示,氣流上升。

高氣壓中心氣流下沉,空氣由中心向四周擴散,空氣穩定,不易降雨
低氣壓中心氣流下沉,空氣由四周向中心集合,凝結成雲,容易降雨

風(單位風速表示m/s或km/hr、級;風向表示風的來向)

  1. 定義:指空氣的水平流動的情形。

  2. 測量工具:風速器、風向儀。

  3. 特性:
    風向是指風的來向

    風會從高氣壓吹向低氣壓
    兩地氣壓差距愈大,所吹的風愈強。

  1. 常用的名詞
    季風
    因海陸分部與比熱不同,使風向隨著季節而改變。
    颱風
    發源於低緯度太平洋上的熱帶強烈低氣壓,當風速達到17.2/s,即成為颱風。
    焚風
    夏季季風越過山脈後,在背風側因氣流下沉增溫而產生乾熱的火燒風(夏季臺東縣最易發生)。
    落山風
    強勁的冬季季風順著山脈波杜俯衝而下,形成的強風(恆春半島最著名)。

天氣與氣候
天氣的因子
氣象資料與天氣預報
臺灣降雨的類型
臺灣氣候的區域差異
影響臺灣的氣候因素
臺灣的氣候災害
臺灣天氣或氣候諺語
自我學習評量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