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一讀(15分鐘)
一如往常的默契,書發下之後,開始自由認讀其中一段文字,讀完片刻,大家留連在封面插畫的世界裡,已有小朋友迫不及待的發問了。
(二)說一說(60分鐘)
雅媛:老師!封面的書名,那個「被」字很奇怪,顏色和其他三個字不一樣,是不是畫壞了?
老師:你們覺得呢?
語昇:因為「被」字是主題,所以故意把它弄得不一樣!
銘緯:我認為它是要提醒我們注意,顏色比較特別,不是壞掉。
彥齊:書裡的百納被有藍藍的圖案,封面要和書裡一樣有藍藍的圖。
虹均:我發現「傳家寶」的字型是細明體,而「被」不是。(哇!電腦不是蓋的!)
老師:如果讓你設計這個「被」字,你要怎麼處理?
彥齊:「被」字有幾畫,就順著筆劃放一條綿被。(哇!那被字不就很大?)
盛禾:把被字加上上、下引號,讓它突出。
育儒:把被字寫的歪斜一點。
奕臻:寫成注音「ㄅㄟˋ」後面畫一條棉被掛著,讓人家知道它是一條被子。
健壹:我覺得畫一條被出來就不吸引人了。
念穎:百衲被為什麼一定要有顏色?
璿傑:圖裡只有百衲被時是彩色,其它都用素描。(嗯!對畫畫很有概念。)
語昇:百衲被是主題,所以要有顏色。
智勳:百衲被是一條被子,畫成黑白線條看起來很冷漠,如果有色彩,就會比較溫暖。
小朋友熱烈的發言,我發現非常有趣,但不能只停留在一個點上,於是我便在適當的時機切入、導引他們進入內容的思考活動。
老師:讀完這本書以後,哪一頁令你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海韻:我覺得他們在婚禮上會用金幣、花朵、鹽這些東西,令我印象深刻,但不知道為什麼?
盛禾:這可能是一種習俗吧,因為它是不錯的,所以一代傳一代。
老師:書上也有提到金幣代表財富,花朵代表愛,鹽意味著生活不會平淡。
維哲:園裡小朋友手上的蛋糕快滑下去,小狗在旁邊等待的樣子很好玩、很特別。
啟仁:為什麼安娜的學校門牌上寫著p.s.133,而不是寫著什麼學校?
老師:我也不知道那個門牌代表什麼意思,或許就是他們的地址吧!
姿樺:為什麼他們把金幣、花、鹽綁在亞麻布上,而不像我們的禮物都包在袋子或盒子裡面?
老師:說真的,我也不懂為什麼要這樣。但我們可以想辦法把問題寫下來,想辦法告訴作者,讓它也說明白。不錯!大家很用心看這本書,或者你們也有其它的想法,可以說說看。
啟仁:可能亞麻布在當時是最好的,而且那時代又沒有像我們現在有這麼進步的各種袋子。
彥齊:舉行婚禮時,遮蓬下的男士戴的是方方正正的帽子,而其他男生戴的是圓圓的帽子?
老師插嘴:遮蓬下的男生和其他男生有什麼不一樣?
一群人:遮篷下的是新郎,其他不是。
虹萱:安娜八十九歲時那麼老了,還能吃很甜的巧克力蛋糕?
若瑋:他身上沒有糖尿病啊!
俊睿:自己想吃就不管那麼多了。
俊霖:家裡的人想:他年齡那麼大,要吃什麼,就給她吃嘛!
老師:我告訴你們我家族中的一個經驗,有一天當我的祖母八十歲生日時,我的父親告訴大家:從今天起,你們的祖母想吃什麼,不必有所禁忌,只要她喜歡就好,活到這種年齡,身體保養得很好,實在不容易,以後就讓她隨興滿足一下。我聽了覺得很有點道理。於是我就不再節制她「吃冰棒」、「吃花生糖」類似的事件了。後來她活到八十九歲呢!
師生的對話到這裡,讓我想起我初次拿到這本書,讀完後,心想帶三年級來導讀這本書是否有些沉悶。之後就再也沒有去接觸,直到有一次到別班代課,當我帶大家讀完這本書之後,隨興提出:「安娜的家人拿百納被來做什麼?」小朋友依據書中內容答得很好。突然有一小朋友提出:「這條寶被蓋過去逝的人,好恐怖啊!」話一說完,全班像得瘟疫一般快速地蔓延開,七嘴八舌鬧哄哄的,立刻使大家籠罩在陰霾的氣氛中,我一時也陷入困頓之中。小時候非常膽小的我,也曾有類似的情境,面對「死人」的一切事物充滿驚悚的胡思。後來我趕緊轉移話題說:「讀了這本書之後,就不怕了,不信就試試看!」這才收拾殘局。面對這一場無備而來的導讀,實在有些心虛。有時想:對級務工作十分繁冗的一個小學老師而言,拿到一本書要馬上進入一個優質的導讀,實為不容易。若手邊有事先研擬的學習活動,提供老師參考,進行時比較有效益,而且可以激發一些另類的創意,促進閱讀的趣味。因此帶領小孩進入深度導讀,汲取書中的內涵,得到情境的內化。一個蓄勢待發的閱讀活動,是不容忽視的。
師生一來一往的討論活動持續太久,我怕他們膩了耐不住,於是穿插一個活動:「翻箱倒櫃--黑白大公開。」當然,在二週前我要小朋友盡力收集一些泛黃的老照片,把那些好不容易挖到的寶物帶到班上展示。蒐集起來得費點心思溝通,的確,那是許多家長的無價之寶。展示當天,我再三叮嚀,小朋友也很小心翼翼的欣賞著難得又稀奇的家珍,這當然也得感謝全班家長的協助,小朋友才能如期展示帶來的照片,「黑白大公開」的活動就在小朋友交互指認,彼此介紹自己的親人中熱鬧展開了。有小朋友建議老師也該帶來自己成長中的照片,我覺得這個想法真不錯,果然是個很好的建議。
我們的唇槍舌戰又在閱讀課開鑼了!我讓小朋友先發言:
念穎:為什麼安娜他們家的百娜被放這麼久不會破掉呢?
綜觀學生的回答有:
1.他們保管得很好。2.弄髒了趕快洗3.把它當作寶貝似的去愛惜它。4.把它當成小孩那麼寶貝看待。5.每天帶在身邊,髒了就洗。6.不帶去公共場所,只在家裡用。
柏欣:為什麼他們要把百納被當寶貝看待?
綜觀學生的回答有:
1.那是祖先流傳下來很久的東西。2.因為流傳很久,像是親人一樣。3.他們認為那是最值錢的東西。(這時有些人搖頭不以為然)
發俊:為什麼他們不早一點縫傳家寶貝呢?
學生回答:那時安娜的洋還沒穿不下。
討論到這裡,我轉而引導大家進入本書的思考活動:
老師:如果有一天,你必須離開家鄉,獨自一人到外地生活,你最想帶的是什麼?
綜觀學生的回答有:
1.帶照片,當我寂寞時,看它可以想念家人。2.帶吃的東西,像家人親手做的菜,因為在外面吃不到家人做的菜,吃了覺得很溫暖。3.帶百科全書,不知道的可以查。4.帶親人送的禮物,看到會想起家人。5.帶撲克牌,無聊的時候可以拿來玩一玩,消遣一下。6.帶家人常用的工具,摸到工具會想到家人。7.帶一個球,想家的時候,可以打球出氣、消氣。8.帶玩具,因為那是媽媽送的,會讓我想到媽媽。
老師:你覺得那一種東西最能代表我們三年二班?為什麼?
念穎:你寫的書法字帖,因為你的字帖很多,可以讓我們有空的時候來練習。
啟仁:每一次班上得來的獎狀,是我們的榮譽,可以代表我們班,把他收集好。
姿樺:班上每天的英文字卡收集起來,每人帶一些回去做紀念。
虹萱:班上的聖誕樹,因為那棵聖誕樹是育儒是媽媽給的,是全班布置的,而且一直放在我們班上。
盛禾:老師批改簿子的紅簽字筆,因為那老師用過,可以代表我們班上。(哇!好多淘汰的簽字筆我都丟掉了,真可惜!突然智永《退筆塚》的故事在腦海中浮現→偉大的一刻。我把故事說給大家聽。)
育儒:班上的存錢筒可以當傳班寶貝,不一定每個班級都像我們一樣,上課中玩錢,一掉到地上,就要把它放到存錢筒,可能只有我們班這麼做。
亦臻:「殺雞警猴」那一張畫也可以,因為那是同學親手、很用心畫的!
柏欣:班上製作的「自我介紹」卡可以,那上面是同學畫的、寫的,還貼上照片,老師也有做一張,很多人摸過,有大家的氣味,很溫馨。
健壹:門上掛的蝴蝶結,可以當我們班的傳班寶貝。
老師:如果我們有一條傳班寶貝(百衲被)可以拿它來做什麼?
虹萱:校外教學時,可以鋪在地上,全班坐在上面野餐。
若瑋:可以用這條寶貝……啊!忘記了。(坐下來再想想)
念穎:開同學會時,把它鋪在小組的桌子上,一起吃點心。
姿樺:班上同學有人生病了,可以給他蓋上,給他溫暖。
亦翔:拿來當帳棚,也拿來鬼嚇人。
璿傑:布置在教室後面,給大家欣賞。
柏欣:萬聖節時,給老師披上,當「聖誕老婆婆」,(這時候有一位小朋友很激動,裝成一副電視上廣告裡發動引擎的模樣,嘴裡「噗--噗--」作響,沒想到還沒發動就跌下去了。【全班哈哈---】他就是本班的彥齊)
彥齊爬起來發言:班上的百衲被可以拿去外國鬥牛,應該可以拿到大獎。
老師直言:誰去鬥?你---(全班又哈哈大笑)
(大家指來指去,彷彿要推人去受難似的!)
老師最後說:鬥牛不可以隨便亂鬥,那很危險,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辦得到的,它是一種專業人士的特技表演。
這節課思考活動的進行讓我們感到溫馨感人,有趣爆笑,我也領略到小朋友漸入佳境的成就感,是我始料未及的。當然也沒有類似別班那種恐怖的話題出現。小朋友意猶未盡,思考活動的討論我做了部分的割捨,留到「活動單」的習寫時,鼓勵他們盡情發揮。
接下來的「分享與回饋」有感於課堂中的時間不敷使用,以及用具(錄音機)攜帶不方便,於是設計方便省時,又可以仰賴家長協助操作的學習活動,增進親子互動的學習。而且討論到這個階段,多半故事書可不必帶回家參考。有的家長求好心切,想要指導他們的孩子來寫這份作業,其實大人干擾的痕跡,有失童真,不妨讓孩子自己完成,保留原則。
以下是我的交代:
老師:現在你們是三年級,請你回憶一下:低年級時班級活動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麼?把它說出來並錄下音,帶到班上和大家分享。
隔天起他們陸陸續續的帶來,我便利用午餐時間放給大家聽。一週之後的閱讀課,我就讓大家將錄下來的內容,自定一個題目,製成小書。並且,事前蒐集當時的照片帶來分享。
(一)作一作(60分鐘)
1.小書摺法:(圖畫書的折法如下)準備一張B4的影印紙(不要太厚也不要太薄,適中即可)左右對摺由下往上對摺(還原紙張的正面)(還原紙張的背面)五頁書可以靈活的運用,圖書與文字可自由的搭配,使圖畫書生動活潑。
由於事前的構思,設計了一連串的延伸活動,充份利用閱讀課和作文課,在班上一一展開,使我們深度導覽,進入到讓全班陶醉在大手筆的創作之中。
2.學習單:(40分鐘)我讓小朋友逐題自由發言,鼓勵大家把發表的內容寫下來。(如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