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年降水量

臺灣平均年降水量約為2500公釐,大致是世界陸地平均年降水量的3.5倍

臺灣水資源主要來源

主要來自降水所形成的地面水(河川湖泊)及地下水

臺灣的湖泊特性、種類與功能

  1. 湖泊具有防洪蓄水灌溉發電觀光等功能,臺灣天然湖泊數量少,且規模不大,日月潭是臺灣最大湖泊
  2. 為了蓄水及水力發電,臺灣修建了許多半天然或人工湖泊水庫, 其中位於新店溪上游的翡翠水庫大漢溪上游的石門水庫,主要供應大臺北地區的用水。中部地區最重要的是大甲溪上游的德基水庫濁水溪流域的日月潭水庫。面積最大的曾文溪水庫烏山頭水庫都是嘉南平原 供水來源

臺灣的地下水資源

  1. 雨水滲入地表下,貯存在地層中,約為河湖水的66倍。

  2. 臺灣的地下水可供民生、工業用水及農業灌溉、養殖漁業之用。

  3. 臺灣為發展養殖漁業,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引發地下水及土壤鹽鹼化問題。

臺灣水資源使用情形

  1. 由右圖可知農業用水所佔的比例最高(71%),其次是生活用水(20%)即工業用水(9%)。
  2. 臺灣供水來源以地面水為主,其中河川引水占最多,地下水其次,水庫調節居末。

臺灣缺水日益嚴重之因

臺灣年平均降水量約(2500mm)是世界平均降水量(700mm)的3.5倍,可說是臺灣的降雨量然雖豐沛,但實際可利用的水資源卻有限,其原因如下:

  1. 人口稠密,每人每年平均分配的降雨量很少。
  2. 降雨季節及空間分布不均
  3. 地形陡峻,河水流急快速流入海洋。
  4. 人為破壞水土流失
  5. 水資源被污染

水循環
水文相關概念
臺灣的河川
臺灣的水資源
台灣水資源問題
自我學習評量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