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康熙至乾隆時期,本階段的築城以竹城和土城為主要的建構材料。為清代早
期的建城時期。
第二階段:嘉慶、道光時期,本階段的築城開始採取磚石的建材。為清廷因應蔡牽之亂,而開始有磚石城池的建築。
清代的築城都與民變有莫大的關係,詳列表:
時間 |
康熙40年 (1701) |
康熙60年 (1721) |
雍正10年 (1732) |
乾隆51年 (1786) |
嘉慶9年 (1804) |
事件 |
劉卻 之役 |
朱一貴 之役 |
吳福生 之役 |
林爽文 之役 |
蔡牽 之役 |
亂平後 城池結構 |
竹城、土城 |
磚石城 |
|||
木柵城 |
土城 |
莿竹城 |
三合土城 |
||
代表 城池 |
諸羅縣城 |
諸羅縣城 鳳山舊城 |
莿竹城 淡水廳城 彰化縣城 |
嘉義縣城 臺南府城 |
彰化縣城 鳳山舊城 淡水廳城 嘉義縣城 |
二重城* 諸羅縣城 鳳山舊城 臺南府城 |
乾隆年間,府城從木柵城改為土石城垣並興建大西門於宮後街,建小西門於土鑿埕附近。完工於乾隆56年(1791),城周長2520丈,其形勢為「弧其東南北、弦其西,俯瞰台江,形家以為半月沈江之勢」。
相關論文資料,請參閱「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