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地圖博覽
城的故事
歷史補遺
古今對照
檔案下載
 
 

 

 

 

 

          城常具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種功能,在中國歷史演變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城的發展受政治因素的影響最大,其次則是軍事與經濟等層面,因此城的興建往往伴隨行政區域的建置而來,但是也因為政治的考量,築城的政策也會有所改變。

    臺灣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抵臺受降後,歸入大清帝國的版圖。然而當時朝議,認為應放棄臺灣,並「遷其人、棄其地」,連康熙皇帝都有「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之語。由於施琅在<恭陳臺灣棄留疏>反覆提到棄地的後患,專守澎湖的不可能,以及設官置兵並不增加政府的負擔,也因此打消清廷棄臺的念頭。然而由於施琅乃消極的從海防的觀點著眼,並無積極經營臺灣之意,基於此一觀點,乃是「為防臺而治臺」,政策使然,也使得清廷在臺的築城政策不同於內地。

    請一起來看看台南府城的故事吧!

跟我聯絡
 .版權所有 c 2008 by oldw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