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骨科

[石葦]  [槭葉石葦]  [絨毛石葦]  [伏石蕨] [瓦葦]

[台灣水龍骨]   [ 星蕨]  [橢圓線蕨] [崖薑蕨] [三葉茀蕨]

[大星蕨]  [鹿角蕨] [萊氏線蕨] [槲蕨] [台灣劍蕨]

台灣水龍骨  

學名:Goniophlebium formosanum (Baker)Rodl-Linder
型態特徵 
:根莖長匍匐狀,粉綠色,鱗片早凋。葉柄長9-20cm,葉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30-60cm,寬8-15cm,一回羽狀深裂,基部裂片反折,不具頂裂片。側裂片可達25對以上,長4-8cm,寬1-2cm,上下兩面具鱗片及細毛,葉緣在裂片側脈間不具缺刻。葉脈網狀,裂片中脈兩側各一排網眼,內具一條不分叉之游離小脈。孢子囊群圓形,為在網眼之內之游離小脈末端,裂片中脈兩側各一條。著生在林下樹幹上或岩石上。葉片脫落會在莖上留下凹入的葉痕

一回羽狀深裂

茂密著生在林下樹幹上 iceli攝於宜蘭武荖坑2004.04

地下莖上的葉痕明顯

孢子囊群圓形,為在網眼之內之游離小脈末端

星蕨

  學名:Microsorium punctatum (l.) cople.
型態:根莖短,葉片肉質至革質,單葉,柄很短,最寬處在中段。長30-60 公分,寬 3-6公分,全緣。孢子囊群點狀,小形,多數,密佈於遠軸面中上段。
生長於低,中海拔山地,著生於林緣的岩石上或地上。

 星蕨 大星蕨 金星蕨 都是不同的蕨類喔

孢子囊群點狀,小形,多數

橢圓線蕨

學名:Colysis pothifolia (Don)Presl
型態:根莖長匍匐狀,被覆褐色披針形鱗片,葉疏生。葉柄長10-25cm,基部具關節。葉片寬橢圓形,長18-30cm或更長,寬16-24cm,一回羽狀深裂。裂片長8-20cm,寬1-2cm。葉脈網狀,網眼中有游離小脈。孢子囊群線形,斜生,在裂片中脈兩側各一排。生長在林下或林緣半遮蔭處,有時意見於溪溝旁之岩石上。

一回羽狀深裂

孢子囊群線形,斜生,在裂片中脈兩側各一排

葉脈網狀,網眼中有游離小脈

 iceli 攝於2003.11.07 指南宮步道

崖薑蕨

學名:Pseudodrynaria corcnans (wall.) ching

型態:根莖粗大,肉質,著生於樹幹或岩石上,橫向延伸生長,常圈繞樹幹,根莖密被褐色鱗片。葉片大形,硬革質,成蔟生長,葉面光滑,且有光澤,無葉柄,一回羽狀深裂,基部甚寬,具收集水分及腐植質的作用。波狀或淺裂,網狀脈,網眼清晰可見。孢子囊群近圓形,無囊群蓋,生於近側脈的網眼脈上。

根莖粗大,肉質,常著生於樹幹或岩石上

孢子囊群近圓形無囊群蓋,生於近側脈的網眼上。

三葉茀蕨

學名:Crypsinus hastatus (thunb.) copel
型態:根莖短而匍匐狀,被有紅棕色鱗片。葉疏生,葉背灰綠色,葉柄長。葉片為單葉或三裂葉,甚至四或五裂。裂片披針形,網狀脈,網眼內有游離小脈,葉緣軟骨質。孢子囊群圓形,生於主脈兩旁的主側脈間網眼內,狀如星點,排成兩列,頗大型。無孢膜。生長於中,低海拔山區,林緣路邊或崖壁岩石上。

葉片為單葉或三裂葉

孢子囊群圓形狀如星點,排成兩列大型。無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