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Q:
|
符合哪些條件才是[竊盜]?
|
A:
|
1. 對他人的動產:如金錢、首飾珠寶、食品、植物、動物、玩具、日用品等。 2.
須有竊取行為:趁別人不知道,沒有發覺的情況,並以秘密和平的方法,偷偷的把東西拿過來供自己使用,而不是在公開的場合或使用暴力下取得的。 3.須有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所有之意圖:必須在內心裡,有將該項不屬於自己的物品,佔為「自己」或「第三人」擁有的企圖。
|
2
|
Q:
|
竊盜罪和搶奪罪有何區別?
|
A:
|
1.相同點:竊盜罪和搶奪罪都是「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害個人財產法益的犯罪」。 2.不同點:在於竊盜罪是趁人不知,而以秘密和平的方法偷取他人財物;搶奪罪則是趁人不注意,公然的搶奪他人財物,供自己支配使用。
|
3
|
Q:
|
竊盜罪和強盜罪有何區別?
|
A:
|
1.相同點:竊盜罪和強盜罪都是「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害個人財產法益的犯罪」。 2.不同點:在於竊盜罪是趁人不知,而以秘密和平的方法偷取他人財物;強盜罪則是使用暴力,或以不正當手段控制他人,使受害者達到不能反抗的地步,來奪取他人財物,供自己支配使用。
|
4
|
Q:
|
如何預防偷竊行為的發生?
|
A:
|
1.每個人要做到「財不露白」。 2.注意要結交益友,遠離損友。 3.鄰居、同學都能彼此能守望相助。 4.離開家門,或教室沒人時,門窗要上鎖。 5.家長應給予子女適宜的零用錢。 6.培養妥善保管財物的能力。 7.加強自我控制能力的訓練。 8.減少學生獨處的機會。 9.加強法律常識教育。 10.父母親及師長必須(1)關注孩子,(2)監督瞭解孩子的行為,(3)當偏差行為發生時,承認它的存在,並矯正孩子的偏差或犯罪行為。 11.除此若能加強防竊設施更有保障,例如: (1)用攝影機、燈光、警鈴等嚇阻或偵查。
(2)養狗、配置好鎖、好的保全裝置。
(3)越野車和變速車易失竊,應加易於辨認的標誌
或記號。
|
5
|
Q:
|
如果班上發生偷竊行為,要注意哪些處理方法?
|
A:
|
1.當學生出現偷竊行為時,宜馬上糾正他。 2.通知家長,協助配合學校的輔導策略。 3.瞭解其偷竊動機及原因,然後給予適當輔導。 4.向訓導處、輔導室報備,請求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