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
|
事蹟
|
陳璸
|
山東 康熙四一年 台灣知縣 書法顏魯公 |
楊二四
|
山西太原 乾隆四年 巡台御史 書法擅行草 |
張湄
|
浙江 乾隆六年 巡台御史 書法趙孟頫 |
楊開鼎
|
江南 乾隆十四年 巡台御史 擅行草 |
蔣允焄
|
貴南 乾隆二八年 台灣府知府 有鴻指圖記(石匾) |
朱貴英
|
湖南 乾隆三四年 台防同知 書工漢隸 |
謝曦
|
福建 乾隆三四年 朱貴英幕賓 行草、嘉慶元年舉人 |
蔣元樞
|
江蘇 乾隆四十年 台灣府知府 書畫、乾隆二四年舉人 |
楊延理
|
廣西 乾隆五一年 台灣府知府 行書宗二王,楷書法顏魯公 |
楊紹裘
|
浙江 乾隆五二年 台灣府知府 擅行書 |
趙在田
|
福建 乾隆五六年 執教 嘉慶四年進士,行書 |
柯 輅
|
福建 嘉慶四年 喜義縣學訓導 乾隆四二年舉人 |
薛志亮
|
江蘇 嘉慶八年 台灣縣知縣 擅行書、曾題林朝英[重道崇文] |
鄭兼才
|
福建 嘉慶九年 台灣縣知縣 嘉慶三年舉人、行書 |
武隆阿
|
滿州人 嘉慶一二年 台灣鎮總兵 書法二王、行書 |
郭尚先
|
福建莆田 嘉慶一九年 客寓 嘉慶一四年進士、行楷 |
姚 瑩
|
安徽 嘉慶年間 台灣縣知縣 嘉慶一三年進士、行楷 |
林光夏
|
江西 嘉慶年間 佐幕 行書 |
陳 鑾
|
湖北 嘉慶年間 遊幕 嘉慶二五年探花、行書 |
孫爾準
|
江蘇 道光四年 巡視台灣 嘉慶一0年進士、行草 |
周 凱
|
淅江富陽人 道光一三年 署台灣道 嘉慶一六年進士呂世宜、葉化成、施瓊芳蔡廷蘭俱出其門 |
莊俊元
|
福建 道光十六年 年必來台省親、曾居彰化台南鹿港 道光十六年進士 行書小篆 |
梁嗚兼
|
未詳 道光年間 海防同知 行書 |
徐宗幹
|
道光二八年 台灣兵備道 嘉慶二五年進書 行書 |
洪毓琛
|
山東 咸豐四年 台防同知 道光二一年進士 行書晝畫皆善 |
謝琯樵
|
福建詔安 咸豐七年 客寓 台南莊雅橋吳家 板橋林家 三先生之一留台約七年 |
陳 楷
|
福建閩縣 咸同之際 客寓 掌海東師院咸豐一0年進士 工楷書 |
鄧承修
|
廣東 咸同之際 台灣府訓導 海東書院山長咸豐十一年舉人 篆隸書 |
吳 魯
|
福建晉江 咸同之際 光緒一六年狀元,曾客板橋林家行楷 |
王仁堪
|
福建 客寓 光緒三年狀元 行楷皆善 |
沈葆楨
|
福建 同治一三年 欽差大臣 道光二七年進士「億載金城」即是其手筆 |
林 紓
|
福建 同治光緒間 客寓 舉人、翻譯英文小說,書畫皆善山水花鳥 |
丁日昌
|
山東 光緒二年 福建巡撫兼主台政 貢生、與沈葆楨劉銘傳為台灣推動現代化 |
岱 齡
|
盛京 光緒八年 安平水師協鎮台 擅草書 |
劉銘傳
|
安徽合肥 光緒一0年 詔任督辦台灣事務大臣 台灣省任巡撫 行書 |
邵友濂
|
淅江 光緒一二年 布政使 舉人 楷書 |
王式文
|
福建晉江久居灣府治 主講蓬壼晝院 光緒九年進士 |
陸 鼎
|
未詳 光緒年間 幕賓 左腕行書 |
倪 湜
|
福建 光緒年間 遊幕 左腕行書 |
楊草仙
|
四川 民國十六年 客寓 專草書 八九歲時來台 |
趙 蘭
|
淅江 民國十八年 客寓 全島書畫展為評審 上海藝術大學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