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水運

遠洋航運

  1. 近年來中國提出開放沿海港口城市的政策,加速了海港建設。

  2. 上海的貨物吞吐量為31621萬噸,居全中國之冠,為中國海運的樞紐。

  3. 海運為今日國際間獲品主要的運輸方式,遠洋及沿海航線以上海廣州為中心。

  4. 廣州港吞吐量的成長率高於上海。

內河航運

  1. 珠江長江的航運最為發達,具有支流多且長、水量豐穩、全年不結冰、流域廣大、流經人口稠密區、出口接近世界主要航線等優點。

  2. 長江的貨運量占內河航運量80%,為中國的『黃金水道』,是中國東西航運大動脈,高水位時期,海輪可直駛至武漢,而長江三峽大壩完工後,萬噸以上的海輪可行駛到重慶

  3. 黃河由於含砂量大,冬夏水量變化大,且冬季時會結冰,夏季常氾濫,近年來由於黃河上游過度興建水庫,因此春季時會斷流,因此航運不暢。

  4. 松花江黑龍江因緯度過高,結冰期過長,使得航運發展受到限制。

中國的陸運

鐵路

  1. 受地形氣候人口及產業活動影響,主要集中於東半部

  2. 是中國長途運輸的骨架,大多為南北向,因河運東西之故。

  3. 受日溫差大的影響,西藏是中國最慢有鐵路的行政區。

  4. 北京上海香港已建有地下鐵路,上海有磁浮列車。

公路

  1. 中國以北京為中心的全國公路網已初步完成

  2. 近年來,中國公路的里程數增加快速,絕大多的鄉鎮也都可以通行汽車。

  3. 近年來大都市之間,陸續興建高速公路,以提升運輸效能,且部分區域以多座跨海大橋、海底隧道來加強南北向的運輸。

中國的空運

空運系統

  1. 中國自實施經濟改革開放以來,航空運輸因觀光業的發展,民用航空線的里程數及客運人數皆大幅成長,國際和國內航線以北京上海為中心。

  2. 雖然中國近年來的航空運輸發展迅速,但整體航空運輸效率仍待積極提升,以趕上先進國家的水準。

中國的管線

管線系統

  1. 中國幅員廣大,礦產能源豐富,特別是石油的運輸,管線運輸有利於石油資源的運送及出口。

  2. 黃河下游的石油、天然氣多,被譽為中國的『能源流域』,管線的開發有助於促進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

中國的傳統交通
中國的交通發展
中國的都市分布
中國都市化過程
中國的城鄉發展
自我學習評量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