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區的簡易分類與劃分依據

 

(一) 世界的氣候受緯度影響而呈帶狀分布,為分三個氣候帶:

        1.赤道至回歸線的低緯區為【 熱帶 】。

        2.回歸線至極圈的中緯區為【 溫帶 】。

        3.極圈以上的高緯區為【 寒帶 】。

 

(二)氣候區的劃分:

       1.在距海遠近、地形、洋流等其他因素的交錯影響下,同一氣候帶中,各地區的氣溫、雨量仍有極大的差異。

       2.為了方便了解世界各地的氣候,將氣候特徵相似的地區,劃為一個區域,稱為【 氣候區】。

 

 

 

造成全球氣候分類的因素

一、氣溫:

  各地氣溫高低不同,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一) 緯度

        1.緯度與太陽輻射:

         (1)地表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 】,不同緯度的地表接受太陽照射角度的大小也不同。

         (2)緯度愈低,太陽照射的角度愈大,接受的太陽能量愈【 】;緯度愈高,太陽照射的角度小,接受的太陽能量愈【 】。

       2.地表的氣溫變化:

         隨著緯度增加而漸減。


(二) 地形

    1.空氣所含的熱量,主要是來自地表吸收太陽輻射後,轉化成的地面輻射。因此愈接近地表愈溫暖,愈遠離地表則愈寒冷。

     2.一般而言,每上升【 1000 】公尺,氣溫約降低【 6℃ 】。

       3.高大的山脈也常阻隔氣流的流動,成為氣候的分界線。


(三) 距海遠近

       1.距海較近:

          距海較近的地區,氣候容易受到海洋的調節,水氣較豐富,降雨量較多,溫差較【 】。

       2.距海較遠:

          距海愈遠的內陸地區,海洋水氣愈難到達,氣候愈乾燥,溫差愈【 】。


(四) 風

    1.一地的氣溫也會受盛行風向的影響。

       2.若盛行風來自【 海上】,更能發揮海洋調節氣溫的效果,有冬暖夏涼、年溫差小的特色;

       3.若盛行風來自【 內陸】,即使位於沿海地帶,則氣溫仍深受大陸的影響,冬寒夏熱,年溫差大。

       (見下圖所示)

(五) 洋流

       1.洋流與氣候:

          同樣位於沿海的地區,若有不同性質的洋流經過,也會形成截然不同的氣候。

       2.暖流的影響:暖流經過的沿海地區,氣候比同緯度的其他沿海地區【 溫暖潮溼 】。

       3.寒流的影響:寒流經過的沿海地區,氣候比同緯度的其他沿海地區【 寒冷乾燥 】。

         (全球寒暖流的分布見下圖所示)


 

二 、氣壓:


  空氣分子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有重量,地表所承受的空氣重量,稱為氣壓,通常以【 百帕(hPa)】為單位。而氣壓會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少。在同樣的高度,氣壓會隨著氣溫的增加而 【 下降】。這是因為空氣受熱,體積膨脹,密度【 變小】,氣壓便降低;反之,若空氣冷卻收縮,則密度 【 增加】,氣壓便升高。

  例如,赤道地區,日照強烈,終年高溫,熱空氣不斷上升,形成低氣壓,而常伴有局部性陣雨。稱為赤道低壓帶。但在赤道受熱上升的氣流,升至對流層上部後,分向兩極方向移動,逐漸冷卻,在南、北緯30度附近進行沈降,而形成 【副熱帶高壓帶 】。(見下圖所示)

三、降水:

  降水的特徵指標主要計有:

(一) 降水多寡

  一般而言,年雨量在【 500公釐以下】者屬乾燥區;年雨量在【 1,500公釐以上】者為多雨區;介於二者之間的為溼潤區。

(二) 季節分布

  降水的季節分布各地不同。赤道附近、熱帶大陸的東岸及溫帶大陸的西岸為全年有雨地區;沙漠地區,則全年無雨季;地中海沿岸及其他緯度在30度到40度附近的大陸西岸地區,為以冬雨為主的地中海型氣候;其他地區則雨季多以夏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