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門七件事,油是不可或缺的一件。食用油脂本身是重要的營養素,廣泛的應用在各種料理中如炒菜、油炸、製作西點,食用不當可能會造成肥胖、高血壓甚至是癌症等疾病,所以油是美味的催化劑,更是現代人健康之所繫。
食用油脂的組成系統
|

|
飽和脂肪酸
|
1.在室溫22。C為固態
2.多數為動物油脂,例如豬油
3.少數為植物油脂 ,例如棕梠油
|
不飽和脂肪酸
|
1.在室溫22。C為液態
2.多數為植物油及核果與果實油,例如橄欖油
3.少數為動物油,例如魚油
|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
1.公認為有益健康之物,存在於油菜籽油,橄欖油,杏仁油,紅花籽油及花生油
|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
1.公認具有降低膽固醇之功能,但若攝取過多容易導致免疫力降低
|
市售油品特色分析
|
大豆沙拉油
|
1.大豆萃取
2.發煙點150-180度
3.油炸四小時以上油脂會產生變化
|

|
橄欖油
|
1.橄欖萃取
2.發煙點230度
3.含豐富維他命ADEK及抗氧化物
|

|
葵花油
|
1.葵花籽萃取
2.發煙點150-220度
3.不飽和脂肪酸佔90%
|

|
葡萄籽油
|
1.葡萄籽萃取
2.發煙點252度
3.含葡萄多酚及85%維他命E
|

|
油脂發煙點
|
食用油脂的發煙點攸關期耐炸度與油質穩定度,反覆油炸會降低發煙點
|
選用健康油的次序
|
葡萄籽油→ 橄欖油→紅花籽油 →玉米油 →花生油→ 葵花油→ 大豆沙拉油→ 豬或牛油→ 椰子油或棕梠油 → 氫化植物油
|
油炸油的基本要求
|
1.純淨無臭油味
2.高發煙(200度以上)點,不易冒煙,起油泡
3.油炸後,油溫很快降低,炸物表面不感油膩
|
油炸時,如何使油不易變壞
|
1.不以淺盆式鍋油炸,因為油與空氣接觸面大,容易變質
2.一面油炸一面將碎屑撈起,否則容易因碎屑焦化,油色變深,風味變差
|
油炸油的變化
|
1.維他命ADEK受破壞
2.增加胃內刺激物
3.抑制消化酵素
4.脂質氧化,危害物增多並囤積
5.增高心臟病與癌症發生的機會
|
一般處理油炸油方式
|
1.炒菜→小心危害健康
2.倒掉→當油隨排水管順勢流下,會粘在水管壁上,若再有廚餘菜渣流經過,粘到的東西便會越積越厚,使得水管管道變小,漸漸阻塞。
|
油炸廢油何處去
|
1.一般家庭及餐飲業所產生的廢油,大多一再重覆使用或直接倒入排水管中,對於人體健康不但有害,更會嚴重污染水質。而且國人大量使用合成洗劑,當廢水排入地下水道、河川及海洋後,則變成水中生物的大殺手,地球上嚴重的污染源。
2.廢油集中回收,再製成肥皂,不但做到廢物利用,也更能緩和水質與土壤污染的問題,而且洗淨力強,好處多多,也是資源再利用的美事一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