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主題左方主題教唱

 

關於這首歌謠,普遍的說法是這樣的‥‥‥

  蘭陽平原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為了解決對外交通的困難,終於在1924年,鑿通連綿不絕的山嶺,完成了台北至宜蘭的鐵路。

  據說試車當天,人們扶老攜幼,興奮的跳上火車,歡欣鼓舞的哼唱著他們熟悉的曲調,當帶車經過山河,火車的節奏伴隨著山縫滴水的聲音:「滴!滴!嗒!嗒!…」於是,這首生動又愉稅的「丟丟銅仔」便自然而然的被傳誦開來……

民謠來源

火車走到伊都阿末伊都丟,哎嚘磅空內•••••」丟丟銅這首輕快的宜蘭民謠,據說是開鑿草嶺隧道時唱開來的。每一位坐火車到宜蘭來的人,都有這個共同的經驗:火車駛出了草嶺隧道,眼前豁然開朗。靛藍的大海上,龜山島浮沉其間;空氣清新,田野碧綠,山巒蒼翠,心身舒爽。隨著火車的南下,右側平原漸漸開展。宜蘭是畚箕形的,雪山山脈和中央山脈夾峙成畚箕形的頂端,而蘭陽溪從兩座大山的夾縫中奔流而出,挾帶著砂石泥土,堆積成沃野平原。宜蘭這塊山環水繞,彷彿世外桃源的美好環境,文化自成一格,也孕育了各具風格獨樹一幟的戲曲文化。自開蘭以來,宜蘭即為台灣戲劇之重鎮。根據文獻記載,台灣歌仔戲即發源於斯,一般人對宜蘭印象,只知歌仔而不知其他,但事實上蘭陽地區以其得天獨厚的人文及地理環境,保存並造就許多各具特色的戲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