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資料內容及圖片,來自於 1.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成果入口網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Catalog/List.jsp?CID=4895 2.臺灣大型甲殼類資料庫 |
||
沙蟹科回主目錄 | ||
學名 | 圖片 | 習性與棲息地 |
1 臺灣招潮蟹 (Uca formosensis) |
|
型態特徵:殼寬3.4公分,呈深褐色,為大型招潮蟹。一般而言,雄蟹色深雌色較淡。雄蟹大螯由基部至指尖顏色從深褐漸趨白色,其上有白斑點。眼柄色白而眼球呈灰藍色。 棲所生態:活動於高潮線上下,土質堅硬黏性大的寬廣泥灘地。揮螯方式為垂直式,身體會抬高。交配發生在雌蟹洞口附近的地表。 臺灣分佈:臺灣的新竹香山、彰化伸港、嘉義東石补子溪口、臺南曾文溪口都有分布。 世界分佈:臺灣特有種。 |
2 臺灣泥蟹 (Ilyoplax formosensis) |
![]() |
型態特徵:甲身呈橫長方形,殼寬1公分,殼表有稀疏短剛毛,眼窩外齒圓鈍。眼柄粗壯。整體呈土黃色而佈滿沙斑,螯掌節由關節至指尖色漸淡。螯足左右等大且雄大於雌 。 棲所生態:穴居在離海較遠的河口或紅樹林沼澤中。 臺灣分佈:臺灣泥蟹為臺灣特有種,發現於淡水 。 世界分佈:臺灣特有種。 |
3 萬歲大眼蟹 (Macrophthalmus banzai) |
型態特徵:甲寬大於甲長,呈橫長方形。表面有顆粒及軟毛。眼窩長。螯腳兩指下彎,指尖呈匙狀,不可動指咬合緣基部有一三角形巨齒。 棲所生態:穴居於海灣、河口、紅樹林泥灘地 。 世界分佈:臺灣、中國大陸北部、朝鮮半島、日本、新加坡和澳洲。 |
|
4 角眼沙蟹 (Ocypode ceratophthalmus)
|
![]() |
型態特徵: 頭胸甲方形,寬稍微大於長,表面隆起。眼柄粗短,角膜灰白似長圓球形,眼頂端有一角狀突起為本種的最大特徵(雌蟹較短或無)。 棲所生態: 穴居於高潮線沙灘上,漲潮時會結群至潮間帶覓食,洞口沙堆呈扇形噴射狀。 世界分佈: 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區皆有分布。 |
5 淡水泥蟹 (Ilyoplax tansuiensis)
|
![]() |
|
6 雙扇股窗蟹 (Scopimera bitympana) |
![]() |
型態特徵:頭胸甲呈梨形,甲面光滑且隆起,步足長節內外側具寬大的卵形鼓膜。 棲所生態:穴居於於河口、潮間帶的細沙環境。 世界分佈:臺灣、海南島、中國大陸福建江蘇山東半島以及韓國南部。 |
7 圓球股窗蟹 (Scopimera globosa)
|
![]() |
型態特徵:頭胸甲呈球形。步足長節內外側面各具一個卵形鼓膜,但螯足長節只內側具一長卵形鼓膜,為本種之最大特徵。
|
8 角眼拜佛蟹 (Tmethypocoelis ceratophora)
|
![]() |
|
9 平掌沙蟹 (Ocypode cordimana)
|
![]() |
型態特徵:頭胸甲呈方形,表面隆起且密佈細顆粒。雙螯大小不對秤,大螯腳掌部內側光滑沒有發聲隆脊。
|
10 斯氏沙蟹 (Ocypode stimpsoni)
|
![]() |
型態特徵:頭胸甲呈方形,額窄,眼窩大而深,胃區和心域有細溝,易區分。兩螯腳大小不對稱,大螯掌節內側有一列橫向的發聲隆脊。 棲所生態:穴居於潮間帶附近,較喜土質比例較多的灘地,尤其在腐屍旁常有大量本種的洞穴。 世界分佈:臺灣、中國大陸南部沿海及北部的山東半島、日本 。 |
11 弧邊招潮蟹 (Uca arcuata) |
![]() |
型態特徵:頭胸甲前部甚寬於腹部,甲面光滑。背緣中部呈圓弧凸起而向後斜,眼柄細長。體色多變,大螯足掌節由淡橙色至橙紅色。 棲所生態:穴居於河口、海灣及紅樹林泥灘地,退潮時會從洞口邊挖土修築煙囪型洞口,有揮舞大螯行為。常在潮水漲來前,用步足挖取一塊泥土把洞口封住。 臺灣分佈:在臺灣的北、西、南部的泥灘海岸都可以見到世界分佈: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東岸、臺灣、香港、澳洲、新加坡、菲律賓以及加里曼丹群島。 |
12 北方招潮 (Uca borealis) |
![]() |
型態特徵:背甲灰白色,中有H型凹痕,寬3公分。步足從灰白到棕黑色都有,大螯呈黃色,,唯可動指為白色,不可動指咬合緣有一明顯弧形凹陷。其螯足常有藻類附生。右邊大螯者比率高是本種的特點。 棲所生態:分布於海岸、河口、紅樹林等低潮線上方的潮溝堤岸或無遮蔽的泥灘地。垂直式揮舞,激烈時會抬起身體,平緩揮舞時,只會把前端抬高。 臺灣分佈:在臺灣各地海岸常可發現。 世界分佈:此種分布很廣,從東非到澳洲的西、南太平洋島嶼,從琉球到亞熱帶澳洲都有蹤影。 |
13 中華沙蟹 (Ocypode sinensis) |
![]() |
型態特徵:頭胸甲呈方形,似痕掌沙蟹,但體型較小,約2公分。兩螯大小不一,大螯掌節內側光滑且無發聲隆脊。 棲所生態:穴居於高潮線沙灘上的海岸植被下,洞穴通常很深,洞口也有噴射狀沙堆。 |
14 粗腿招潮 (Uca crassipes) |
![]() |
型態特徵:頭胸甲呈寬扇形,甲背隆起,眼窩最外齒尖銳,雄螯大小左右差異大。雄蟹甲色變化多,以紅黑藍為主,藍黑區上常有白斑塊,眼柄長且多為綠色。螯足光滑呈鮮紅色,螯掌向指尖色漸淡。受驚嚇時甲色會變暗。 棲所生態:珊瑚礁海灣潮間帶礁石間的沉積泥灘及河口、紅樹林沼澤高潮線附近泥灘地,揮舞為半伸展式到側直式,小螯會伴隨著動作,身體幾乎部抬高。 臺灣分佈:臺灣屏東的大鵬灣、保力溪口、後灣、萬里桐,臺東都蘭灣、澎湖東衛。 世界分佈:西、中太平洋區域,例如琉球、臺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澳洲。 |
15 清白招潮 (Uca lactea) |
![]() |
型態特徵:頭胸甲呈矩形,額寬。甲面光滑,大螯腳咬合緣具有鋸齒,有的中間部位各有一齒突出。大螯指末端的三角齒較不明顯或者無。 棲所生態: 穴居於高潮線附近的沙質泥灘。 臺灣分佈:在臺灣各地海岸都很常見。 世界分佈:香港和臺灣。 |
16 窄招潮蟹 (Uca coarctata) |
![]() |
型態特徵:背甲前半部為白色多有深色斑點,後半部為黑褐色,但有些個體後半部呈紅色或他種顏色。步足多為透明的白色。只雄體有大螯,螯上有細白斑,大螯掌節外側下方至不動螯指為胭脂紅色。受驚嚇時顏色會變淡。 棲所生態:河口紅樹林底層及堤岸傾斜泥濘的泥灘地皆有零星分布會建築煙囪。屬垂直式揮舞,常伴隨著有半伸展式揮舞,激烈時身體會抬高。 臺灣分佈:以屏東大鵬灣及保力溪口族群較多。 世界分佈:自東澳洲、新幾內亞、印尼、菲律賓、臺灣到琉球。 |
方蟹科回主目錄 | ||
17 臺灣扁絨螯蟹 (Platyeriocheir formosa) |
型態特徵:頭胸甲較扁平而呈近圓形,甲寬約6公分,甲面光滑有凹痕,額緣平宜,螯足掌部只外側密生絨毛。全身為墨綠色滿佈土黃細斑,步足之黃斑較大。 棲所生態:棲息在溪流中的石塊下。 臺灣分佈:臺灣只出現在東部至恆春半島的溪中 。 世界分佈:臺灣特有種。 |
|
18 臺灣厚蟹 (Helice formosensis) |
型態特徵:頭胸甲呈方形。甲面中後部較隆起,表面具有細小顆粒。眼窩外齒有四齒。螯足光滑粗壯且左右等大。整體呈灰綠色且由甲面至腹漸淡,腹面及螯足外側面土黃。 棲所生態:穴居在高潮線附近的泥灘地、沼澤、紅樹林及漁塭區。 世界分佈:臺灣特有種。 |
|
|
||
19 奧氏後相手蟹 (Metasesarma aubryi) |
![]() |
型態特徵:甲身隆起呈方形,甲面光滑約寬2公分,額下切,兩眼間有似眉之黃色條紋(有些無眉紋),螯足等大,各步足長有剛毛。甲呈黑褐色,兩螯為紅棕色,步足顏色較甲色淡。 棲所生態:棲息在海岸灌木叢至海岸林底層間。 臺灣分佈:臺灣以墾丁數量最多 |
|
||
20 毛足陸方蟹 (Geograpsus crinipes)
|
![]() |
型態特徵 : 甲身扁平呈方形,甲面光滑長有斜向隆線。含眼窩外齒共二齒。螯足左右不等大,掌節外緣有顆粒突起。整體呈深土黃色,螯色由基部向指尖漸鮮黃而淡白。第二三步足基部間有毛囊,有吸收補充水分的功能 棲所生態: 活動棲息在珊瑚礁海岸高潮線至海岸灌木叢間 。 世界分佈:
|
|
||
21 無齒螳臂蟹(Chiromantes dehaani)
|
型態特徵:頭胸甲呈方形,分區明顯。額寬,側緣呈光滑隆線。螯足掌節外側面密布顆粒,雄蟹螯足較雌蟹大。步足密生剛毛。頭胸甲及步足呈褐色為主並雜有土黃色。 棲所生態:河口域草澤及岸邊土堤或水田田埂是本種的棲息活動地。
| |
溪蟹科回主目錄 | ||
22 黃灰澤蟹 (Geothelphusa albogilva) |
型態特徵:頭胸甲光滑而隆起明顯,甲寬約3.5公分,螯足左右不等大,螯指合併時有大縫隙。整體呈黃灰色,有些個體的額域偏綠色。 棲所生態:穴居山溝旁的土質洞穴中。 臺灣分佈:目前只出現在高雄壽山及恆春半島地區。 世界分佈:臺灣特有種。 |
|
23 黃綠澤蟹 (Geothelphusa olea) |
![]() |
形態特徵:大型澤蟹,頭胸甲光滑隆起。甲殼寬約3公分。頭胸甲的綠色是牠命名的原因。 棲所生態:棲息於山溝旁的泥土洞穴中。 臺灣分布:臺灣特有種。 |
24 拉氏清溪蟹 (Candidiopotamon rathbunae) |
![]() |
形態特徵:大型澤蟹,頭胸甲扁平。甲殼寬約4公分。頭胸甲為紅色,通常體色鮮紅。 棲所生態:棲息於溪流中的礫石下。 臺灣分布:臺灣特有種。 |
25 臺灣南海溪蟹 (Candidiopotamon rathbunae) |
![]() |
形態特徵:大型澤蟹,頭胸甲光滑隆起。甲殼寬約3公分。頭胸甲的綠色是牠命名的原因。 棲所生態:棲息於丘陵或山溝旁的泥土洞穴中,挖出的泥團會堆積在洞口外,曾廣泛分布於中南部丘陵,如今僅侷限於少數地區。 臺灣分布:臺灣特有種。 |
地蟹科回主目錄 | ||
26 兇狠圓軸蟹 (Cardisoma carnifex)
|
|
型態特徵:背甲及步足為淺褐色略帶紫色,螯腳顏色較淡。甲寬約7-8公分。背甲圓方形,後側緣內縮。甲殼表面密佈顆粒。額平直,寬度大於眼窩長度。頰區絨毛密生。兩螯腳不對稱,大螯掌節粗厚,成蟹的螯空隙較大,咬到比較不痛,步足細長,稍扁平,前節、晚節及長節剛毛列生。
生態習性:夜行性,大雨後可常看見,分佈於潮水淹不到的陸地,草澤地勢較高處,灌木叢或防風林底部,會在其洞口建築湮囪狀的土堆,如果挖進去發現裏面已經積水,多半已經沒有兇狠圓軸蟹了,洞穴據說最深有一公尺半的記錄,雜食性。 |
27 紫地蟹 (Gecarcoidea lalandii) |
![]() |
型態特徵:頭胸甲近卵圓形,甲面隆起。頰區不具短毛。頭胸甲及步足呈紫黑色,螯足紫紅色。 棲所生態:海岸灌叢及海岸林下。 |
28 毛足圓盤蟹 (Discoplax hirtipes) |
![]() |
型態特徵:頭胸甲呈橫卵圓形,甲面極為隆起,表面光滑。額緣平直。眼窩外齒三角形。頰區密生短毛。螯足粗壯,不等大,黃色。步足長節腹緣具兩列剛毛,腕節前緣及前節周圍密生剛毛。 棲所生態:穴居於海岸灌叢或海岸林下泥地或礁石縫中。 世界分佈:熱帶印度─太平洋區廣泛分布。 |
人面蟹科回主目錄 | ||
29 東方類人面蟹(pHomolomannia sibogaep) |
![]() |
|
30 東方人面蟹 (Homola orientalis) |
![]() |
|
以上資料內容及圖片,來自於 1.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成果入口網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Catalog/List.jsp?CID=4895 2.臺灣大型甲殼類資料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