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與利用 所造成的污染 防治與改善 補充資料

《一》礦產資源與利用

台灣的礦產資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氣、金、銅和石灰石、大理石等,這些礦產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煤炭

石油所提煉的機械潤滑油

天然氣

塑膠用品

柏油

汽油

煤礦開採

石油儲存槽及運送管

石油、天然氣提供發電、交通和工業的動力及各種工業原料,用途很廣。煤礦為發電、煉鋼、水泥業的重要燃料。這些都屬於能源礦產,本地的產量很少,必須從國外大量進口。金、銅礦經過近百年的開採,已將枯竭,現在已不再開採了。

大理石、石灰石的蘊藏量豐富,是製造水泥、石材、工藝品的重要來源,對國家重大建設貢獻很大。

金飾品

銅鑼

金礦遺址〈金瓜石黃金城〉

大理石工廠

大理石製品

石灰石開採

水泥製造廠

《二》所造成的污染

隨著工商業發達,生活水準提高,能源礦產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因而造成了環境的汙染和資源的浪費。大規模的開採石灰石、大理石,更破壞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觀,也污染環境,影響居民安全。

節省能源

可以回收利用的資源

汽車廢棄、污染環境

《三》防治與改善

台灣的礦產資源有限,經過長時間的開採,資源逐漸枯竭,不能再生,所以要節約使用能源礦產,養成隨手關燈,少用冷氣的習慣、更要回收可利用的資源,並積極的開發其他能源,以降低對外國進口的依賴。

對於礦產的開採要有妥善的規劃,還要訂定景觀維護、污染防治計劃,才能減少利用時所產生的問題。

破壞自然景觀

核能發電廠

太陽能

地熱

《四》補充資料

〈1〉煤的形成:植物在水中堆積,被泥土所覆蓋,由於高溫高壓而使其水分減少,並變質形成主要成份為碳的物質,便是煤炭。大約從三億年前的石碳紀起,地球上開始有森林,從那個時代以後的地層中,可以採到煤礦。

〈2〉石油的形成:浮游生物或是藻類等堆積在水中,被泥土覆蓋後,在高溫高壓的地下變質而成的東西。形成的石油集中在多空隙的岩層中而形成油田。石油為黑褐色易燃的液體。任何時代的生物都有可能形成石油。但以中生代〈2億4000萬年~6500萬年前〉時的生物所形成的最多。

〈3〉較環保的發電方法: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地熱發電、太陽能發電........等

〈4〉各種能源所能維持的時間:  石油──數十年  煤炭──數百年  核能──數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