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動物門

種類繁多,形態變化很大。包括文蛤、法螺、蝸牛、蛞蝓、石鱉、象牙貝、烏賊及章魚等。他們具有兩種特殊器官,一能分泌製造背貝殼的外套膜,二是用來吃東西的齒舌。軟體動物門依身體構造和形狀不同,可分為下列幾綱:

  無板綱  
多板綱 如生活在海岸邊潮間帶的石鱉
  單板綱 大多是化石種類
腹足綱

種類最多最常見的一群,包括海螺、田螺、蝸牛與蛞蝓等,最大特徵是具有一個螺旋狀的殼,身體分成頭部、內臟部和腹足三部分。頭部有發達的眼睛和敏感的觸角;殼由背部的外套膜分泌而成。

  前鰓亞綱

包括翁戎螺、寶螺、骨螺、竽螺、筆螺等,殼有口蓋,可封住殼口,多數底棲於海洋,是收藏貝類的收集者最愛。

後鰓亞綱

貝殼不發達,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海產。其中種類、數量最多,最引人注目的是貝殼完全消失的裸鰓動物;其餘尚有頭盾目、無盾目、背盾目、囊舌目等,外形與裸鰓目十分相似易混淆。

有肺亞綱

由鰓演變成以肺呼吸的螺類,可生活於海岸、湖沼河川、潮濕的陸地等。包括錐實螺、福壽螺、非洲大蝸牛、縐足蛞蝓等十分常見。

掘足綱 一般人叫象牙貝,挖掘泥沙棲息於海底,全為海產。
雙殼綱

又稱斧足綱或二枚貝類,頭部退化,身體藏於左右兩片貝殼,具斧形的足部。常有發達的水管,濾食水中浮游生物,是軟體動物第二大類。常見有文蛤、西施舌、蛼蟝貝等。

頭足綱

最進化、活動力強的軟體動物,有發達的眼睛,口周圍有腕,並有一個漏斗管,可以噴水前進或吐出大量墨汁,身體殼退化,但常有鰭幫助游泳,神經發達敏銳,可說是最高等的軟體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