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羅科

  [筆筒樹] [台灣桫欏] [鬼桫欏] [台灣樹蕨

 筆筒樹

學名:Cyathea spinulosa(Wall. ex Hook.)
別名:蛇木
型態特徵:多年生草木的地生性樹狀蕨類植物。根莖發達且直立,其外則密披多數自葉柄基部分生而出之黑褐色至黑色的氣根,乃形成我們所見之「樹幹」,高可達十餘公尺。根不發達且存活時間極短,其功能迅速地為氣根所取代。蕨葉大型,可達數公尺長;作三回羽狀深裂,或成三回羽狀複葉;簇生或叢生;一旦老化,會自近葉柄基部處折斷,並殘留部分葉柄於莖幹,係其重要特徵。葉柄粗壯而飽滿,外披細尖刺與具有光澤的褐色鱗片;青綠色而基部呈紫黑色。羽片殆為青綠色至綠色,有短柄,邊緣則有鋸齒;上表面沿羽軸、小羽軸,葉脈著生有剛毛,下表面則披有鱗片。孢子囊群圓形,成列著生於羽片背面之中肋的一側,其上並覆有一薄膜狀、光滑且為早落性的苞膜。孢子亦為黃褐色。                             

北部山林中偶見成群的筆筒樹

造型獨樹一格

筆筒樹最高可達20公尺

孢子囊群

有許多公園或校園已將筆筒樹
作為園藝植物栽種
我還是喜歡在大自然裡的它

左圖icli攝於朱銘美術館 

台灣桫欏

學名:cyathea spinulosa wall.

型態特徵:莖高可達三公尺以上,葉叢生莖頂是 一種樹蕨。葉柄與葉軸粗壯,深棕色 ,有密刺,老葉宿存成樹裙,即使乾燥斷落後,也在莖幹上殘留葉柄基部 ,形成棘刺而無葉痕,是與筆筒樹的主要不同點。葉為三回羽狀深裂至三回羽狀複葉,長達三公尺。孢子囊群圓球形而較大,具有薄膜質早落性的孢膜。
分佈於全省800 公尺以下山地闊葉樹林內。栽培供觀賞,樹幹歷久佈滿氣根,可製蛇木板或蘭盆;蛇木屑供栽培蘭花之用。

2004.05.30攝於溪頭

 

孢子囊群特寫

孢子囊群呈圓球狀

鬼桫欏 Luchu tree fern

學名:Cyathea podophylla(Hook.)Copel.

型態特徵:多年生大型的草本地生蕨類植物。幹莖粗壯,直立或斜上,平均高度約在2公尺左右;不分歧或偶有叉狀分歧。根不發達,存活時間短暫,功能並迅速為自葉柄基部長出之黑色氣根所取代。

蕨葉甚長,可至一公尺餘,二回羽狀複葉,叢生於幹莖頂端。葉柄粗,被臘質與具光澤的窄披針形鱗片;紫黑色或深紫色;基部宿存莖幹上。葉軸與羽軸紫色至紫黑色,上表面光滑而下表面有腺粒。羽片長橢圓狀卵形,具短柄;綠色至墨綠色,兩面光滑;邊緣多有疏細齒;葉脈近於平行射出。孢子囊群圓形,著生羽片背面之小葉脈近基部處,通常一羽片只有一列,初時並有一線形的褐色鱗片伴生。孢子囊為黃色。

二回羽狀複葉明顯與台灣桫欏不同

孢子囊群圓形

 

台灣樹蕨

學名:cyathea metteniana (hance) c. chr. tard.

型態特徵:主莖極短,不明顯,多在地下,斜向上生長,根莖的鱗片細胞,中間縱向,外緣橫向。葉柄及鱗片紅褐色。幼葉的葉柄綠色,成葉則轉變為褐色,三回羽狀複葉,老葉宿存,形成樹裙。每一條小脈中段有一枚孢子囊群,無孢膜。常見於低海拔地區

孢子囊群明顯與上皆不同

2004.06.06攝於紅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