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毛蕨科

[ 烏毛蕨] [東方狗脊蕨] [頂芽狗脊蕨] [蘇鐵蕨]

烏毛蕨

 

學名:Blechnum orientale L
型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大型地生性蕨類植物。根莖粗短,直立或斜上,不分歧;外密被多數黑褐色至黑色線狀鱗片。葉簇生或叢集,幼嫩時為顯眼的紅色至紅褐色,可食。葉柄可至50餘公分長,粗而多汁,上部有兩行小耳片,

基部有與根莖同的鱗片。葉身為一回羽狀複葉,可達1公尺以上;羽片線狀披針形,基部一側的邊緣有下延現象,綠色至橄欖綠,草質;中肋略凸,小脈於兩側平行射出,單一或分叉。孢子囊群長線形,著生於羽片背面中肋兩側。政大實小無名溪畔及本校前往樟山寺途中均可見其蹤影。 

幼嫩時為顯眼的紅色至紅褐色

葉簇生或叢集

東方狗脊蕨

學名:Woodwardia orientalis var. formosana ros.
型態特徵 :根莖粗短而斜上,被有鱗片,葉近生,葉片長可達 2公尺,葉柄基部有大型而薄的棕黃色鱗片,鱗片長   2-3   公分,葉片二回羽狀分裂,在近軸面常長著無數的小芽,羽片基部不等邊,下側小羽片常缺如。囊群蓋橢圓形,蓋住陷於葉肉的孢子囊群,開口朝向葉軸。
分佈於全省低海拔  200公尺以下向陽且潮濕的坡地或石壁上。臺灣的蕨類植物中,僅本種會在葉的近軸面佈滿脫落性的不定芽。因此,本種蕨類除了用
孢子繁殖外,也能利用不定芽大量繁殖下一代

囊群蓋橢圓形

近軸面常長著無數的小芽

頂芽狗脊蕨

學名:Woodwardia unigemmata (makino) nakai
型態特徵
短直立狀,二回羽裂,羽片呈線形,小羽片約裂至四分之三處,羽軸兩側之葉片等長,葉軸的頂端有一個密被鱗片的大型不定芽。孢子囊群長條形,沿小羽軸兩側生長。
分佈於全省山地的陰濕坡地或河床邊。

蘇鐵蕨

學名:Brainea formosana Masamune.)
型態特徵蘇鐵蕨顧名思義,形狀似蘇鐵,頗具觀賞價值,但據筆者之經驗,蘇鐵蕨移植困難,不易成活。 蘇鐵蕨屬全世界僅有蘇鐵蕨一種。日人早田文藏曾認為臺灣產之蘇鐵蕨的葉脈型略有不同,而將之鑑定成為令一新種 蘇鐵蕨分佈本省中部一帶山區,其中以中與大學惠蓀林場為主要之產地,數量較多。在惠蓀林場生育的情形:其垂直分佈大約在1,000公尺上下,生長於向陽坡面,土壤排水良好的地區,多與二葉松、楓香混生,在杉木人工造林地之林緣也有所見。

  iceli 攝於2004.04.27 惠蓀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