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

[ 粗毛鱗蓋蕨] [熱帶鱗蓋蕨] [台北鱗蓋] [栗蕨]  [稀子蕨]

 栗蕨

學名:Histioperis incisa (thunb.) j. sm.
型態特徵:根莖長匍匐狀,葉柄基部及莖上都具深褐色發亮的狹窄鱗片。葉柄比葉身短,粗可達 1.5 公分,長度由 15-120 公分不等,個體的大小變化很大,葉柄與葉軸,羽軸同為綠色,並且有光澤。葉身三角狀卵形,有時成攀緣狀無限制的伸長。三回羽狀複葉,近軸面深綠色,遠軸面近白色。羽片對生,基部小羽片縮小成托葉狀。孢子群沿羽片邊緣著生,由葉緣反捲膜質化的假孢膜保護。分佈於海拔1800公尺以下山地林下,以七星山一帶及銀河洞附近最常見,長在水溝邊,岩石縫隙及森林下層。

 iceli 2004.05.09 攝於銀河洞

孢子囊群沿羽片邊緣著生,葉緣反捲的假孢膜保護

稀子蕨

學名: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
型態特徵 :莖粗短,葉簇生。葉柄長25-50公分,粗約3.5 公厘,草綠色,葉片長達 50 公分,呈三角狀長卵形,三至四回羽狀複葉。羽片約15對,互生,有柄。羽片相距約4-5公分,基部一對最長。
葉軸的近軸面常有一至數枚握拳狀的巨型芽此芽可行無性繁殖。孢子囊群圓形,無囊群蓋,近頂生於小脈上,每一小裂片一個。 分布在全省海拔 1000-1500 公尺的溫暖闊葉樹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