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

艋舺(註一)今稱萬華為台北的起源地及最古老的市街之一。清康熙48年(西元1709年),福建泉州人陳、賴、章墾戶招集漳州、泉州兩地的人,對加蚋堡(註二)進行開墾,先拓新莊,後移萬華。以泉州人為主的福建移民紛紛進入原住民紗麻廚社故址大溪口(今貴陽街與環河南路的交會處),建立了拓墾的最初據點。隨後一批批移民在此愈聚愈多,從大溪口向東擴展,市街逐漸形成。原住民見有人煙,不時泛獨木舟載運蕃薯、茶葉等土產前來與漢人交易,交換布匹與日用品,因此岸邊群舟蝟集。

 

乾隆年間,位於大漢溪附近的新莊,因河床沙石淤積,且受多次械鬥(註三)波及,又重要建築及官署設於艋舺,使艋舺地位日趨重要,成為台北盆地貨物的集散中心。艋舺的商人組成『郊行』(註四),與大陸沿海各地往來貿易。道光初年到咸豐初年(西元1821〜1851年),商業達到全盛,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由於商業發達,經濟能力強,於是各項社會福利措施,如育嬰堂、義倉、書院、隘門、都可看出當時艋舺繁榮的情形。

 

同治、光緒以後,淡水河道淤淺,以及發生多次械鬥,影響艋舺的發展。再加上當地居民保守排外,拒絕外商進入,於是艋舺日漸沒落,被北方的大稻埕(今大同區)所取代。

 

註一:『艋舺』亦作『蟒甲』、『蚊甲』、『莽葛』、『文甲』,為平埔族語之音譯 ,意指獨木舟及獨木舟聚集處          

 

註二:大加蚋亦作大佳蠟臘,為平埔族之音譯,意指低濕之地。其範圍指淡水河以東,新店溪、基隆河間的台北盆地。

註三:福建泉州與漳州人移民到新莊,為了互爭淡水河碼頭而發生械鬥。

 

註四:郊行,類似今天的商業公會組織。在清代,是主掌台灣經濟運作的主力,從事本地產物的輸出和大陸物資的輸入。郊的組織,往往依貿易地點相同而結合,例如『泉郊』就是以泉州為對渡貿易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