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現在的「保安宮」的台語怎麼唸?

 

 

如果你問老爺爺和老婆婆,他們一定會告訴你是「大浪泵宮」。「大浪泵」和「大龍峒」的台語發音也很相似,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大浪泵」這個地名是怎麼來的?

 

要了解「大浪泵」這個地名,就要知道「凱達格蘭」原住民曾經住在大龍峒這個地方。

 

講到「凱達格蘭」這四個字,大家一定馬上聯想到「總統府」,因為總統府前的「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

 

 

凱達格蘭」原住民,曾經分散住在台北市的各個地方,從荷蘭人畫的「大台北地圖」可以知道大龍峒曾經住著凱達格蘭原住民。

 

 

他們被稱為「大浪泵」,這個地名是來自於凱達格蘭人的發音,現在我們已經無法知道這是地名的真正意思,但是推斷「」這個發音是指水浪的聲音很大,而大龍峒正好是淡水河、基隆河、番仔溝這三條河流的交會處,因此水聲隆隆,所以,有可能是水聲很大,而將這個地方取名為「大浪泵」。

 

 

也有另外一個說法,推測「」這個發音是把石頭丟入水中而發出的聲音,因而將這個地方取名為「大浪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