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犁歌」是最具農村風味的民間舞蹈,它舞的動作,好似農夫耕田,又極為詼諧有趣,民俗學家認為:這是台灣最具民間藝術色彩的舞蹈。

根據考證:「駛犁歌」可以說是台灣獨有的,且以南部為盛,大部分台南縣鄉下,每遇迎神賽會,都有這種舞出現,不過,現在已發展至雲林、嘉義、彰化一帶,它載歌載舞的獨特風格,令人喜愛。「駛犁歌」一組約十餘人,其中六人是演員,餘為樂手。

擔任演出的六人中,一人頭上戴著紙糊的牛頭,作為牛的象徵,行進時要低頭彎腰,好像拉犁的模樣。後面一人扮著農夫,右手揚鞭,左手牽牛索,好像在牽牛耕田似的。另外還有兩人,扮著鄉村少女,隨在農夫左右,手拿紙傘,邊唱邊跳,並且還不時的做出與農夫打情罵俏的模樣。
在他們的後前,跟著一個老翁,穿長衫馬掛,戴爪皮帽,手執長罕煙管,另一人扮老太婆,穿黑布衫裙,梳清朝時代大髻,手執大檳榔葉扇,是二女的父母,他們也邊走邊編織,好像不贊成二女的行為,狀極滑稽。此外便是彈玲或操弦的樂手,並以銅鉦伴奏,別饒風趣,令人莞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