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優越條件

氣候濕潤、地平土沃,再加上長將提供灌溉水源,使得各地農作物種類產量均十分豐富,自古即為中國農業富饒之地

發達地區

  1. 四川盆地(天府之國):
紫棕色土壤→素有『紅盆地』之稱,加上氣候冬暖夏熱,作物生長季長→南北作物皆可長→因此物產豐饒→有『天府之國』美稱。

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利用岷江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四川最富庶的農業生產區,向來以糧倉聞名→有『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美譽。

  1. 兩湖盆地(湖廣熟天下足):
河、湖眾多(如洞庭湖)→帶來水源灌溉便利地平土沃(湖北省的江漢平原、湖南省的洞庭湖平原),因此稻米的產量非常豐富→故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說。

湖廣』是指湖南、湖北;『』是指稻米。意味若兩湖地區的稻米成熟,則天下人民也因而飽足。

  1. 長江三角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太湖平原(為狹義的長江三角洲)湖泊廣布,很早就發展圩田系統,水稻生產力極高,故在北宋時期即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

長江三角洲盛產稻米,有『蘇常熟,天下足』之稱號外,又有豐富的淡水魚類,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經濟作物以太湖流域生絲最為有名,而蘇北的鹽鹼地則盛產棉花

、工業

優越條件 水陸交通便利擁有長江及其支流組成的內河航運網,以及縱橫交錯的鐵、公路系統,加上礦產豐富勞工充足,使本區已發展為輕重工業並重綜合性工業地帶
工業重鎮 上游地區 重慶 發展機械、能源、冶金、化工、紡織
中游地區 武漢(中游最大都市) 是鋼鐵、機械、紡織 工業中心
下游地區 上海南京杭州
(長江三角洲)
以電子通訊、高科技產業較發達為全中國最大工業基地

 

、觀光業

  1. 三峽:位 於重慶市與湖北省間,特色是壯麗峽谷

  2. 廬山:位在江西省境內,特色是避暑勝地

  3. 黃山:位於安徽省境內,特色是天下奇山

  4.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境內,特色是佛教勝地

  5. 杭州西湖:位在浙江省境內,特色是西湖十景

  6. 蘇州:位在江蘇省境內,特色是水鄉澤國

  7. 南京:位在江蘇省境內,特色是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