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絃樂歷史簡介:

 

    在西洋音樂的領域裡,以交響樂形式出現的音樂會最頻繁的了。這是因為交響擁有豐富的表現力,能撼動人心。也因此交響樂團已成為作曲家最喜歡的創作媒體。但其實交響曲的發展也不過二百五十年左右的歷史,可是卻已經從形式單純的合奏到目前組織龐大的樂團了。

 

    說到管絃樂的發展歷史,起源於數百年前。但是說到近代管絃樂基礎的真正確立,還是海頓(1732-1809)時代的事 ,因此後人稱海頓是交響樂之父。而到了十八世紀後半,由於管絃樂器的製造技術進步不少,以及管絃樂的處理技巧亦增加許多,經過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的 推廣而達到最頂點。

 

    雖然就一般而言,交響樂跟管絃樂兩個名詞是劃上等號的,但其實自從海頓爲古典交響樂奠定基礎,交響樂就不再是泛指管絃樂的普通名詞,而是專指具有特定結構的管 絃樂的專門名詞。也就是說交響樂一般被認爲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第一,它應該是管絃樂合奏;第二,它應該有特定結構,也就是用奏鳴曲式結構或者用奏鳴套曲結構寫成的。所謂奏鳴套曲就是由幾個樂章構成的套曲,其中至少有一個樂章是用奏鳴曲式寫成的。
 

管絃樂團裡的主要樂器種類、名稱:

主要樂器

弦樂器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管樂器(木管)

長笛、雙簧管、低音管、豎管、低音豎笛

管樂器(銅管)

小號、法國號、長號、低音號、上低音號

 

中音薩克斯風、次中音薩克斯風

打擊樂器

定音鼓、小鼓、木琴、震音鐵琴、大鼓、

 

鈴鼓、中鼓、鐘琴、鈸、西洋木魚、大鑼

 

風鈴、馬林巴琴

 

 管絃樂團演奏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