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學習單

四、應用問題

題組一:

猴子吃桃子,每隻吃5顆還剩2顆,

1.如果猴子有X隻,則桃子有幾顆?

2.如果桃子有Y顆,則猴子有幾隻?  

題組一解答5x+2,(y-2)/5

題組二:

三個連續整數的和為33,如果最小整數是X,則

      1. 中間整數可寫成?

      2. 最大整數可寫成?

      3. 三個連續整數的和可以列成何等式?

      這三數分別為何?            

題組二解答:.x+1,.x+2, x+(x+1)+(x+2)=33, 三數分別為101112

題組三:

 

 

民國1年是西元1912年,請問:

1.民國10年是西元幾年?

2.民國n年是西元幾年?

3.西元2000是民國幾年?                  

題組三解答:1921 , 1911+n , 89   

題組四:

數學界大獎菲爾茲獎在西元1936年第一次頒發,因世界大戰的緣故,直到西元1950年才頒發第二次,後每四年頒發一次,請問:

1.5次是西元幾年頒發?

      2.n(n2)是西元幾年頒發?

      3.我國數學家邱成桐先生於西元1982年獲頒此獎,該年是菲爾茲獎第幾次?  

題組四解答:1962, 1942+4n, 10

題組五:

小健撲滿中有1元、5元、10元硬幣,共1400元,清點結果發現5元硬幣個數是10元硬幣個數的3倍、1元硬幣個數是5元硬幣個數的15倍,請問:

1.10元硬幣有多少個?

2.撲滿中有多少個硬幣?   

      題組五解答:20, 20+60+900=980

題組六:

X個盒子及一些糖果,如果每盒裝10顆糖果則剩下13顆,如果每盒裝12顆糖果則剩下3顆,依題意敘述糖果數可列成?此時有多少個盒子?糖果有幾顆

題組六解答:10x+13=12x+2, 5,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