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俚語---蛇 發音 註解 解釋&常用例句
大蛇過田岸- 田岸:田埂。趖:爬蟲類動物的爬行。在此是指行動緩慢,台語叫做趖。

大蛇因身軀大,行動慢,要過田埂是用蠕動爬行,台語叫做「趖」,有二義:一是指蛇的蠕動爬行動作。另一是指動作慢條斯理像大蛇一樣。此句是用來形容人動作緩慢。

類似諺語: 大蛇趖袂過田岸:謂大蛇的爬行動作慢吞吞,連田埂都爬不過去,比喻人的行動緩慢遲鈍。
草索看做蛇 草索:草繩 將草繩看成蛇而受驚嚇,這是曾經被蛇咬的後遺症,因為草索的形狀與蛇有些類似,如在光線晦暗下,草繩與蛇實難分辨,何況曾遭蛇咬的人,一時情急恍忽就會把草繩誤認為蛇,而恐懼莫名,本句是以草索與蛇作比喻,形容曾經遭受傷害或挫敗,而心裡殘留畏懼,遇到類似而不相關之事,亦會產生幻覺而驚嚇恐懼,也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大蛇放無屎   蛇身雖大,但所排泄的屎尿並不多,在此大蛇是比喻富有的人。放無屎是吝於施捨。形容富翁的吝嗇,對於公益的捐獻不肯多出。
使鬼弄蛇

使鬼:驅使小鬼,暗喻陰謀陷害。弄蛇:玩弄、戲弄毐蛇。 喻指動用刀槍殺人奪命。形容兇惡殘暴之徒,使盡各種惡毒的手段來控制剝奪,殘民以逞。
蛇拍無死,顛倒惡 拍:打。惡:兇猛。顛倒惡:更加兇惡。

謂打蛇時沒有將有它打死,只有打傷,蛇會比被打之前更加兇猛,比喻除惡務盡,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徒留後患。

類似諺語:蛇拍無死,反報仇
青暝仔毋驚蛇 青暝仔:眼瞎的人。毋驚蛇:不怕蛇 盲人因視力障礙,看不到外界事物景象,當然也看不到蛇的危險狀況,也就不知害怕,比喻看不到所遭遇的危害或敵人對手之可怕,不知潛在之危險。
死蛇活尾溜 活尾溜:尾巴還會活動之意 蛇剛被打死,尾巴還會擺動,事情雖然處理完結,但還留下一個尾巴,比喻斬草不除根,除惡不盡,後患無窮。
死蛇食各飯匙銃

各(音甲):到。飯匙銃:眼鏡蛇。在此泛指毐蛇。 死蛇吃到極毐的眼鏡蛇,表示再毐的蛇都吃,比喻兇殘貪婪,與「食銅食鐵」同義。
死蛇卡貴烏耳鰻

烏耳鰻:是珍貴的河鰻 蛇在以前被視為低賤,與鰻魚被當作補品的珍貴,價錢相差不可以道里計,何況是死蛇更難與活的烏耳鰻相比,死蛇比烏耳鰻還貴,形容賤價的物品卻要高價出售,死豬仔肉吊懸(高)價,或敝帚自珍,抬高身價。
飼蛇咬雞母 雞母:原為母雞,此指一般的雞隻而言。 養蛇而所飼的雞隻被吃掉,喻做愚笨的行為或形容姑息養奸,反受其害。
死蛇諍到變活鱔魚 諍(音井):強辯、爭辯。例:相諍(互相爭辯)。 死蛇與活鱔魚形象或品質顯不相同,但好辯者,強詞奪理把死蛇強辯成活鱔魚,將死的說成活的。喻人指鹿為馬,不顧事實,強詞奪理的強辯。
蛇入竹筒 竹筒:竹管 蛇爬入竹筒內,要翻身脫逃不容易,如被人發現,只好任人捉弄,形容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任人擺佈的窘境。